蓬朗,旧称蓬阆,位于昆山东部,与太仓市、上海嘉定区接壤。蓬朗历史悠久,至明初逐渐形成集镇,至今有600多年。历史文化遗存丰富,名人辈出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胡石予、方还、张景云、余天遂等人。胡石予是近代著名教育家、诗人和画家,南社成员,学生中有叶圣陶、顾颉刚、郑逸梅、顾廷龙等。现旅外蓬朗籍人士中,还不乏名教授、名专家和名医等。
2003年,蓬朗撤镇并入花桥镇,成立蓬朗街道办事处,由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管理。撤镇后,蓬朗发展较慢,老街建筑年久失修,已比较破败。但总体上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及完整的水系和空间大格局依然可辨。蓬朗老街至今尚存有太平桥和胡石予故居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西街20号住宅、29号住宅、蓬朗药材店旧址及陆宅等4处古建筑已列入昆山市不可移动文物点。此外,还有南街2号、8号,北街7号、9号商会会址、北街12号区公所旧址、北街53号等古建筑基本框架保存完整。
近年来,昆山开发区重视蓬朗老街保护,部署了改造规划工作。蓬朗老镇综合改造一期(即北街)房屋征收(搬迁)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,现已接近尾声。但据悉,目前的规划是要拆除北街所有老房屋建筑,在原址重新建一条仿古商业街。这是对老街的彻底拆除、破坏。据实地调查,北街目前尚有20%~30%不等的老建筑。北街上的102号创办于1880年的万源食品厂有迹可循、抗战时期的日本人宪兵部建筑保存较好。值得一提的是,老街上多处建筑保留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,亦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。蓬朗古镇无论从建镇史、古镇规模,人文的历史地位,都在昆山地区古镇中名列前茅,进一步加强蓬朗老街的保护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