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开放以来,新建住宅大楼如雨后春笋,让人可喜。但由于许多老旧电梯当时采用的技术标准没有现在这么高,加上使用时间已有几十年,不少电梯的运动部位主要零部件出现损耗在所难免,事故频率比较高,存在诸多安全隐患。作为民生问题,各级部门应该把“带病电梯”故障排除、日常维修保养、安全评估工作纳入监管重点。
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:
1、对电梯运营的主要零部件监管不到位
电梯的运动部位零部件通常在人们视线之外,需要专业单位对电梯进行定期维保,维保质量如何还缺乏监管。
2、电梯维保工作存在低价竞争
据相关技术部门分析,电梯事故有80%以上是发生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环节上,但由于存在恶性市场竞争,导致电梯维护费用过低, 暗地里采取偷工减料的不明智做法,在使用周期内很难严格落实三级维护工作。
3、电梯维保资金不落实难到位
电梯是业主的共有财产,所需的维修资金当在业主交纳的物业费中专项列支。但部分业主由于种种原因存在欠缴甚至不交物业费的情况,致使正常的电梯维保工作遭遇到资金不能到位的困惑。
4、电梯维保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
由于部分从事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,把维修工工资定得比较低,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技术工人流失情况比较严重,有些维修工虽持有上岗证,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,使整个电梯维修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体水平不高。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