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———爱粮节粮—————
健康消费
1.人体都需要哪些营养素?

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,即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水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。它们就像七块木板,共同构成了人体的“营养木桶”。而人的营养水平是由最短的那块“营养木板”决定的,因此,合理膳食、均衡营养,才是好的生活方式。

2.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怎样构成的?

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平衡膳食宝塔(2016)共分五层,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。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,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。

谷物、薯类及杂豆食物居底层,每人每天应吃250~400克;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,每天分别应吃300~500克和200~350克;鱼、禽、肉、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,每天应吃150~200克;奶类、大豆类及坚果食物合占第四层,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300克、大豆类及坚果类25~35克;塔尖是油脂和盐,油每天25~30克,盐不超过6克。

500克和200~350克;鱼、禽、肉、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,每天应吃150~200克;奶类、大豆类及坚果食物合占第四层,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300克、大豆类及坚果类25~35克;塔尖是油脂和盐,油每天25~30克,盐不超过6克。
3.不同类型的食物为人体提供了哪些营养素?

谷物及薯类 :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。

蔬菜、水果和菌藻类:主要提供膳食纤维、矿物质、维生素C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。

动物性食物:主要提供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、维生素A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。

豆类和坚果:主要提供蛋白质、脂肪、膳食纤维、矿物质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。

纯能量食物:包括动植物油、淀粉、食用糖和酒类,主要提供能量。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。

各类食物所含营养素不同,所以广泛摄取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必需的营养素。

4.中国人如何平衡膳食?

谷类为主,是中国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。所谓谷类为主,就是谷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要占膳食总能量的一半以上。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,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、最重要的食物来源,也是提供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,在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,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近30年来,中国居民膳食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,居民的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,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,导致能量摄入过剩。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。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
因此,坚持谷类为主,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,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风险。

5.谷类食物应当怎样搭配?

在家吃饭,每餐都应该有米饭、馒头、面条等主食类食物,各餐主食可选不同种类的谷类食材。采用各种烹调加工方法将谷物制作成不同口味、风味的主食,可丰富谷类食物的选择,易于实现谷物为主的膳食模式。

在外就餐特别是聚餐时,容易忽视主食。点餐时,宜先点主食或蔬菜类,不能只点肉菜或酒水;就餐时,主食和菜肴要同时上桌,不要在用餐结束时才把主食端上桌,从而导致主食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。

6.什么是全谷物?

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、粉碎、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、胚芽、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。如果加工得当,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中作为主食的稻米、小麦、大麦、燕麦、黑麦、黑米、玉米、裸麦、高粱、青稞、黄米、小米、粟米、荞麦、薏米等,均可作为全谷物的良好来源。与精制谷物相比,全谷物及杂豆类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,血糖生成指数也远低于精制米面。

7.大米含有哪些营养成分?

稻谷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主食,主要含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其中淀粉主要集中在大米中,而90%以上的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主要集中在米糠中。

淀粉是大米的主要成分,约占大米质量的85%左右。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%~13%,以谷蛋白为主,含有丰富的氨基酸,且组成配比合理,比较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蛋白质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,赖氨酸含量也高于其他谷类蛋白。大米蛋白的生物价、效用比率、可消化性均高于其他谷物,是低过敏性蛋白质,非常适合儿童食用。大米脂肪含量为0.2%~0.9%,脂肪含量越高,米饭光泽越好。

8.什么是糙米?和普通大米相比,哪个营养价值更高?

糙米是指稻谷脱壳,保留果皮、种皮、外胚乳、糊粉层、胚乳和胚等部分的制品。普通大米是指仅保留稻谷中的胚乳,而将稻谷其余部分全部脱去的制品。糙米的果皮、种皮、外胚乳、糊粉层和胚(即通常所说的糠层)中含有膳食纤维、B族维生素、蛋白质、矿物元素、维生素E、植物甾醇、谷维素、磷脂等各类营养物质,而普通大米中主要是淀粉质胚乳,所以糙米比普通大米更有营养。

9.选购散装大米要注意哪些问题?

一看: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。正常大米大小均匀,丰满光滑,颜色正常,有光泽,碎米少。一般来说,含腹白少的大米比含腹白多的大米食味更好。

二抓:抓一把大米,放开后,观察手中粘有糠粉情况,合格大米糠粉很少。

三闻:闻大米的气味。取少量大米置于手中,向大米哈一口热气,或用手摩擦发热,然后立即闻其气味。正常大米有清香味,无异味。

10. 越白的大米越好吗?

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:“大米真白啊,质量真好。”但实际上,大米的白度和大米外层的米糠去除程度有关,米糠去除程度越高,大米就越白,营养成分丢失也越多。米糠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胚中富含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,加工精度越高,营养成分损失越多。因此,大米不是越白越好,而加工精度较低的大米营养价值较高。

11.小麦粉有哪些营养成分?

小麦粉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主食,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。小麦粉中含有蛋白质、淀粉、脂肪、维生素和无机盐等。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其他谷物产品高,一般在11%以上,高的可达15%~20%,由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,它们吸水后可揉成具有黏弹性的面筋质,因此用小麦粉可制成独特品质和风味的食品。小麦粉中碳水化物含量在70%以上,主要由淀粉、纤维素和其他糖类组成,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。

12.什么是全麦粉?与普通小麦粉相比哪个营养价值更高?

全麦粉是整粒小麦在磨粉时,仅仅经过碾碎,而没有去除麸皮和胚芽,包含了整粒小麦种的麸皮与胚芽等全部成分,因此,与普通小麦粉相比,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必需氨基酸、植物化元素等营养成分,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。全麦粉中的膳食纤维具有热量低、防便秘的作用,有助于保持身材。全麦食品能够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含量,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遭氧化破坏,从而避免动脉内沉积斑块而引起心脏病和中风。

13.什么是纯天然小麦粉?

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钟爱,不少小麦粉厂家推出了以“纯天然小麦粉”为名称的面粉产品,受到了市场的欢迎。纯天然小麦粉一般是指在小麦粉生产过程中不加任何添加物的面粉,其加工过程与市场上的大多数小麦粉没有任何区别。

14.越白的面粉越好吗?

根据用途和加工精度等指标,小麦粉可分成很多种类,但白度长期以来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,成为评判小麦粉好坏的标准,这就迫使加工企业想方设法提高小麦粉白度,甚至过量添加小麦粉增白剂。2011年2月,卫生部、国家粮食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,禁止在小麦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、过氧化钙增白剂,从国家层面引导消费者转向关注小麦粉本身的营养价值,不要被过白的外观所误导。

15.怎样选购小麦粉?

一看: 看颜色,小麦粉的自然色泽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。

二闻: 正常的小麦粉具有轻微的麦香味,若有异味或霉味,则说明已变质。

二闻: 正常的小麦粉具有轻微的麦香味,若有异味或霉味,则说明已变质。

16.面粉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一定不好吗?

不同面制品对面粉的要求不一样,例如做面包就需要筋力强一些的面粉,而做饼干就需要筋力弱一些的面粉。因此,可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处理剂,以满足各种食品制作的需求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2760-2014)中规定的小麦粉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般包括面粉处理剂、抗氧化剂、膨松剂、增稠剂等。

17.玉米含有哪些营养成分?

玉米营养丰富,除了含有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胡萝卜素,还含有核黄素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。其中维生素含量非常高,是稻米、小麦的5~10倍。玉米中的亚油酸、谷固醇、软磷脂、维生素E、镁和钙等物质,具有保护心脏、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作用。玉米中的维生素B6、烟酸等成分,具有刺激胃肠蠕动、加速排泄的特性,可防治便秘、肠炎、肠癌等。玉米富含维生素C等,有长寿、美容作用。玉米胚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、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,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,抑制、延缓皱纹产生的作用。

18.什么是玉米糁?

玉米糁是玉米经清理清洗、去皮脱胚和破碎磨制过程而制得的粒度比大米略小、膨胀性强、吸水性好的玉米加工产品。玉米糁可以做成粥,口感好、易消化吸收。

19.选购食用玉米棒要注意哪些问题?

选购食用玉米时应挑选苞大、籽粒饱满、排列紧密、软硬适中、老嫩适宜、质糯无虫者为佳。

一看叶子:叶子嫩绿挺拔、无黄叶、无干叶,则比较新鲜;如果是发蔫的,则表示摘下来的时间比较久了。二看断口:如果断口有锈迹状,肯定不新鲜;如果发黑,那就更说明这个玉米有问题。三看玉米须:裸露在外部的玉米须,是干燥的。稍微拉开点苞叶,看到里面的玉米须呈现固有的颜色(有的绿色,有的白色),没有发蔫,则比较新鲜。四看玉米粒:玉米颗粒没有塌陷,饱满有光,用指甲轻轻掐,能够溅出水。如果是老的,会干瘪塌陷,中间空。

20.什么是杂粮?常见的杂粮有哪些?

杂粮是小宗粮豆的统称,通常是指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,其特点是小、少、特、杂,主要有高粱、谷子、荞麦、燕麦(包括莜麦,即裸燕麦)、大麦、糜子、薏仁、籽粒苋以及芸豆、绿豆、红小豆、蚕豆、豌豆、豇豆、小扁豆、黑豆等。

21.杂粮有哪些营养成分?

杂粮的营养价值比精制的小麦粉、大米更高,含有许多保健、益寿的营养成分和防癌抗癌的物质。例如,小米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粗纤维以及钙、磷、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族等多种营养成分,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常食小米能够养肾气、除胃热、利小便,特别适宜产妇、幼儿和病人食用。绿豆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和铁、钙、磷等矿物质,铁的含量在粮食中占首位。绿豆高蛋白、低脂肪,中医认为性味甘寒,有清凉解毒、止泻利尿、消肿下气、除烦热和滋补强身的作用。荞麦、莜麦含亚油酸、黄酮苷及微量元素硒、镁等成分,有降低血脂、血糖,软化血管和防治糖尿病及某些地方病等作用。豇豆、扁豆、黑豆、刀豆等豆类中所含有的核酸及胡萝卜素、纤维素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物质,均有抗癌防癌作用。

22.杂粮吃得越多越好吗?

每一种粮食都有其独特的营养特性,因此,吃杂粮要和主粮粗细搭配食用更为合理。另外,杂粮有营养,而且很多杂粮都是属于药食兼用的,适量吃有益于身体健康,但是杂粮富含粗纤维,食用过多不易于消化,因此最好适量食用。

23.怎样选购杂粮及其制品?

可以通过看、闻、触摸、品尝等方式初步判断杂粮品质的优劣。

一看:看杂粮的外形是否完整、大小是否均匀、颗粒是否饱满、颜色是否正常、是否具有光泽、有没有虫蛀和霉变等。

二闻:闻杂粮的气味,优质的杂粮应该具有杂粮的清香味。

三触摸:查看杂粮的质地是否紧密坚实,触手是否有清凉、爽滑感。

24.薯类包括哪些种类?有什么功效?

薯类包括马铃薯(土豆)、甘薯(红薯、山芋)、芋薯(芋头、山药)和木薯。目前,在我国,马铃薯和芋薯又常被作为蔬菜食用。薯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25%左右,蛋白质、脂肪含量较低,维生素C含量较谷类高。马铃薯中钾的含量也非常丰富。甘薯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谷类高,甘薯中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、半纤维素和果胶等,可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。

25.食用油中有哪些营养成分?

食用油是膳食中的三大热量营养素之一,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主要有以下几点:一是提供热量。1克油脂的热量相当于9千卡,是蛋白质和糖类的2.2倍。在食物提供的热量中,油脂提供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20%~30%。二是提供必需脂肪酸。必需脂肪酸是指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,但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,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,只能从摄入的油脂中获得,一旦缺少,就会引起人体的一些疾病。三是提供油溶性维生素。食用油是人体获得维生素E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A等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来源。四是提供微量营养成分。食用油中含有较多的磷脂、植物甾醇、谷维素等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成分。

26.吃什么油比较好?动物油和植物油有什么区别?

食用油主要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。一般说的动物油主要是指陆地动物油。与植物油相比,陆地动物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较多,并且胆固醇含量较高,常常被人们称为“坏脂肪”。其实胆固醇在人体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,是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原料,合理摄入还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。因此,动物油并没有那么可怕,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需要的,关键是要掌握量。平日里我们吃的猪牛羊肉里就含有动物油,因此,对于平日吃猪牛羊肉已经很多的消费者,应尽量不用动物油烹调。中老年人也应少吃动物油。如果平日基本上是素食,就可以适量用动物油烹调,这样可以起到平衡脂肪酸构成的作用。

相对动物油来说,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脂肪酸,合理使用植物油可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淀。植物油中还含有多种天然微量物质,对健康也非常有益。但单一品种的植物油食用过量,也会造成摄入脂肪酸不平衡,对健康不利。

由于每种食用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,营养特点不同,因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出发,不同品种的食用油搭配着吃才是科学合理的方法,或一段时间用一种油,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,更有益于人体健康。

27.每天吃多少油合适?

过多地摄入油脂,会使人体肥胖,引发高血脂等多种疾病。所以油脂的摄入量也要有个度,这个度怎么把握呢?营养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数,即每天油脂摄入量25~30克就可以了。少了营养不够,多了容易肥胖。摄入量的多少与运动量的多少有关,运动量大,需要量自然也高。但应注意,每天摄入的25~30克里,除包括炒菜用油外,还包括从其他食物中摄取的油脂,比如猪肉中的猪油,油炸食品中的油脂等。

28.食用油是不是越精炼越好?

目前,消费者存在着追求食用过度精炼油的误区,认为精炼油越精越纯越好,结果造成市场上供应的各种小包装油,几乎全部都是经过脱胶、脱酸、脱色、脱臭、脱蜡、脱固脂等工艺的高度精炼油,其纯度几乎可与纯净水相比。这样的食用油消费是否科学呢?

其实,过度精炼的植物油在除去了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同时,也会将天然存在于油脂中的磷脂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A、植物甾醇等大部分微量营养素去除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,油脂中许多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,如磷脂有健脑补脑、保肝护肝、降胆固醇、降血脂、防止动脉硬化等功能;维生素E有增强免疫力、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运转、保护神经系统、延缓衰老、防癌等功能;胡萝卜素、维生素A有抗氧化、增强免疫力、抑制癌细胞增殖等功能;植物甾醇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等。过度加工不但会造成油中营养素的损失,而且还常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。所以,应选择适度加工的精炼油。

29.“三高”人群吃哪种油好?

在我国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,“三高”与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有关,合理使用植物油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。对“三高”人群来说,要尽量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,如玉米油、葵花籽油、亚麻籽油等。

30.选择多大包装的食用油比较好?

一定要根据消费者家庭人口和消费量选购包装量适宜的食用油,如:三口之家每天消费75~90毫升食用油,建议选购1.5升左右包装量的产品为宜。因为产品的保质期限是以包装容器的瓶口或桶口处封闭严实不泄露、避光为前提的,当包装打开以后,因接触空气产生氧化变质,会使保质期缩短。为了保证食用时的安全,建议尽量选择小包装油品。

31.怎么鉴别食用油的优劣?

一般来说,食用油的感官鉴别可以从看、闻、尝、问四个方面入手。

一看:首先看透明度,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应澄清透明,一般油品多呈浅黄色(芝麻小磨香油油色略深,橄榄油带有浅绿色)。

二闻:每种油品都有各自独特固有的气味,打开油桶盖时就可以闻到,也可以在手掌滴一两滴油,双手合拢摩擦,发热时闻其气味。有异味的油,说明质量有问题。

三尝:用干净的筷子蘸取一点油滴在舌间品尝,口感带酸味和焦苦味的油说明已发生酸败,有异味的油可能是掺假油。

四问:问商家的进货渠道,必要时索看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检测报告。

32.有些植物油在低温下出现凝结现象还能食用吗?

油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形成的甘三酯。甘三酯在低温下会产生晶体,由液态油转为固体脂,通常叫做凝结。这种现象是油脂(包括豆油、花生油、菜籽油等)固有的一种特性,是正常的物理形状变化,与环境温度和食用油种类有关,与品质无关,可放心食用。

33.家中大米应该怎样保存? 曝晒可以防虫驱虫吗?

大米的特性决定了它不易长期保存。家中储存的大米要放在阴凉、通风、干燥处,避免高温、光照。梅雨和盛夏季节,为防止受潮霉变生虫,可在盛米容器内放几片螃蟹壳、甲鱼壳或者大蒜头。如米已生虫,应先清除米虫,然后将花椒和茴香用纱布包好放在大米表面,米缸(桶)不要马上密盖。

每逢夏季,总有些家庭会把大米拿出来曝晒,以为这样可防虫驱虫。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无效,还严重降低了大米的食用品质。家庭一次性购买大米不要过多,如果购买的是真空包装大米,开袋后要尽快食用。

34.怎样为家里的粮食驱虫?

花椒驱虫法:用小布袋装适量花椒,放入装有大米的容器中,密闭容器口,利用花椒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驱虫。

大蒜驱虫法:大蒜中含有大蒜素,在大米中埋入大蒜可以驱虫。

橘皮驱虫法:橘皮中含有柠檬醛,在大米中埋入橘皮可以驱虫。

一旦发现大米生虫,可将大米放在阴凉处晾干,让虫子飞走或爬出,生虫的米除虫后还可食用。切忌将米放在阳光下曝晒。

此外,八角、胡椒、生干姜等具有辛辣等刺激气味的调味品,椿树叶、花椒叶、柚叶等含有挥发油和浓烈香味的树叶,都有麻痹、抑制和驱逐粮食害虫的功能,散放在大米、面粉上,都有一定的驱虫效果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存放粮食前,要先把存粮的缸或桶清扫干净,防止过冬的虫蛹隐藏在里面。如果粮食已生虫,一定要先将虫子和虫卵去除干净,然后再使用上述方法驱虫,才能有效。

35.怎样保存小麦粉?

小麦粉营养丰富,吸湿力强,且颗粒小,导热性差,故极易受到虫霉侵害,出现发热、霉变,导致酸败。建议尽量选购小包装产品,特别是在夏季,打开包装后应当抓紧食用,切莫存放过久。未吃完的小麦粉应放置在阴凉、通风、干燥处,切勿在光照和潮湿环境下存放。存放温度尽量不超过20℃。若发现小麦粉中出现用手搓不开的小粉团,粉质颜色变暗,出现微酸味,说明小麦粉已经变质,不能食用。

36.怎样存放食用油?

(1)光照会加速食用油的氧化酸败,为防止直射光,应将食用油存放在阴凉处,避免光线直接照射,简单的办法是用不透光的厚纸板做一个油瓶罩,扣在油瓶上。

(2)储存花生油时,可将花生油入锅加热,放入少许花椒、茴香,待油冷却后,倒进搪瓷器或瓷器中存放,这样油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,做菜时味道也特别香。

(3)猪油熬好后,要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,搅拌后密封,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。

(4)亚麻籽油、红花籽油、核桃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,应存放在阴凉处或冰箱中。

37.怎样制作粮食储存保鲜袋?

先找一个空饮料瓶,把上半部剪下来,用透明胶把切口包上,把保鲜袋穿过饮料瓶口,最后把袋口用饮料瓶盖拧紧即可。制作方法如图所示。

38.制作主食有什么避免浪费的小窍门?

(1) 高压锅熬粥避免浪费小窍门:用高压锅熬粥,需要几碗粥,就量几碗水,这样熬出的粥正好喝完。如果是用普通锅慢火熬,那就比所需粥的碗数多出1~2碗水,这样熬出的粥也能做到适量不浪费。

(2)煮粥省火又粘稠的小妙招:头天晚上先把米洗好放上水,开锅后关火,盖好盖子。第二天早晨开火,煮开锅5分钟就可以关火了。这样煮出来的粥既黏糊又省火。当然您也可以早晨先煮开锅关火,放一天,晚上再接着煮。

(3)巧做米饭不浪费:蒸煮时先将大米淘洗,浸泡约30分钟(大米浸泡后蒸煮效果更佳),米和水的比例约为1:1(米和水的高度比),放入高压锅蒸煮10分钟,这样做出的米饭既香又软。如用电饭锅煮饭,保温灯亮后10分钟左右要关掉电源,用勺子将米饭搅松,这样可以防止锅底的饭太硬不能吃而造成浪费,同时做出的米饭效果更佳,口感更好。

39.烹饪时有什么省油的小窍门?

(1)“水滑法”烹调菜肴。将原料配好,加入调味品并上浆煨好,然后倒入开水中滑开取出,置于加少量油的炒锅内煸炒上汁。

(2)炒青菜。将青菜洗净,浸泡在清水中,在锅内放入少许油,将青菜放入锅中,盖上锅盖,开中小火,待2~3分钟后锅边有蒸汽冒出,打开锅盖,放入调味料,搅拌一下,即可食用。

(3)烧茄子。茄子切得不要太大,烧制前把切好的茄子用盐腌一下,使水分浸出,锅烧热后先将茄子放入干煸,减少水分后再用油煸炒。